养殖与饲料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主    编:陈焕春

编辑出版:《养殖与饲料》编辑部

地    址: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电    话:027-87287074

电子信箱:yzcl@mail.hzau.edu.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427X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648/S

邮发代号:38-381

单    价:15.00

刊    期:月刊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量:41210
日访问量:0

饲料营养

  • 栎果部分替代玉米和麦麸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杨根荣;鲁琼芬;邹曼;杨维林;陈有坤;杨庆然;

    [目的]探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栎果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为盛产栎果地区的养殖户提供1种可行的饲料减量替代方案。[方法]选取90~100日龄健康、生长发育良好、膘情中等、体重相近(平均34 kg)的杜洛克×巴克夏×保山猪三元杂交猪5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头。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浓缩料+麦麸;Ⅱ~Ⅴ组为试验组,饲喂玉米+浓缩料+不同比例栎果全果,分别添加20%、25%、35%、45%栎果,试验期60 d,测定猪只的生长性能,统计经济效益。[结果]添加20%栎果(Ⅱ组)的猪只增重效果、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最佳,与对照组(Ⅰ组)相比,均日增重增加0.02 kg,头均收益提高54.15元;其次是添加25%栎果组,头均收益比对照组高27.92元,其他添加比例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养殖杂交猪的农户可用20%或25%的栎果来部分替代玉米和麦麸等能量饲料,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2025年08期 v.2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 青贮燕麦与全株玉米组合对白牦牛饲喂效果的影响

    段军红;马更尕;崔晏榕;王兴俊;

    [目的]为解决高寒牧区白牦牛养殖季节性饲草短缺的问题,探讨青贮燕麦与全株青贮玉米不同比例组合应用于白牦牛舍饲喂养的生产性能和牛肉品质。[方法]选择3周岁左右、体重相近((300.00±6.25) kg)健康的白牦牛60头,平均分为Ⅰ组(对照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试验牛日饲喂精饲料相同,粗饲料由青贮燕麦与全株青贮玉米组成,其中青贮燕麦含量依次分别为0%、25%、50%、75%和100%。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分别测定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Ⅲ组、Ⅳ组、Ⅴ组的牛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Ⅳ组、Ⅴ组的料重比较Ⅰ组分别降低1.78%、2.02%和1.63%;试验各组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差异均不显著(P>0.05)。当青贮燕麦与青贮全株玉米配比达到50∶50时,熟肉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5%,嫩度降低1.7%。[结论]青贮燕麦与全株青贮玉米适宜的配比饲喂白牦牛,能提高白牦牛的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当配比达到50%∶50%时,饲喂效果最好。

    2025年08期 v.24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奶牛产后应用灌服包效果研究

    程素彩;王京兰;赵金福;

    [目的]评估灌服包在奶牛产后应用的效果,为其在产后保健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产后奶牛162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头,试验组在产后1 h内一次性灌服含有灌服包的灌服制剂(10 kg温水),对照组灌服含有红糖麸皮水和丙二醇的同等量温水。记录各组奶牛的产房停留时间、发病情况、产奶性能、产后首次发情时间及配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产后15 d内转出产房的比例提高了15%~20%,围产期发病率降低了5%~18%,达到产奶高峰的时间缩短7~16 d,首次发情及配种时间提前7~15 d。[结论]产后应用灌服包可有效促进奶牛康复,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生产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5年08期 v.24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 厚朴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曾成容;何广霞;侯清月;张伟;

    [目的]为有效应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探讨中草药厚朴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领域的应用潜力。[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综述厚朴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总结其在猪、家禽和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结果]厚朴富含酚类、生物碱和植物精油等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抗菌和抗癌等作用。饲粮中添加适量厚朴可提升畜禽的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增强免疫力,促进畜禽机体健康。[结论]厚朴可以提升动物的生产性能与健康状态,但厚朴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还需明确具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建立合适的现代标准评估厚朴应用于畜禽生产的安全性。

    2025年08期 v.24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 饲用抗生素替代物的研究进展

    李宁;吴忆恬;闵红燕;

    [目的]系统分析饲用抗生素替代物的作用机制与应用进展,评估其对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畜牧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通过文献综述与机制分析,重点解析微生态制剂、寡糖、抗菌肽、酶制剂、中草药及酸化剂等饲用抗生素替代物的作用原理应用进展。[结果]饲用抗生素替代物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宿主免疫等功能,有效抑制病原菌增殖并改善畜禽生长性能。然而,当前替代产品仍面临稳定性差、成本高昂及规模化应用技术不完善等挑战。[结论]饲用抗生素替代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增强免疫力有效提升畜禽健康与生产性能,但其规模化应用仍面临稳定性、成本和技术瓶颈,需进一步研究以推动畜牧业绿色转型。

    2025年08期 v.24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养殖生产

  • 东西部协作驱动下贵州省安顺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实践与路径

    封竣淇;伍明山;席邦德;马平;蒋灵;肖涛;安海全;张仁以;

    生猪产业作为畜牧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不仅是肉类产品供给、稳定民生需求的基础性产业,更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本文通过分析安顺市生猪产业整体情况,结合贵州省安顺市与广州越秀集团共同打造的生猪养殖项目为具体案例,探讨东西部协作框架下产业帮扶模式对山地地区养殖产业的提升,研究现代化农业技术、生态循环系统、市场对接机制对区域产业升级的贡献,以及产业面临的风险挑战,以期为黔中生猪产业的科学规划、政策优化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项目实践结果显示,通过集约化养殖、智能技术整合及种养结合模式,自2025年4月商业化运营以来,出栏仔猪47 808头,产值约2 870万元,形成“猪-肥-菜”生态闭环,为同类地区产业帮扶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2025年08期 v.24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 影响母牛受胎率的因素和改善措施

    韩改苗;

    母牛的受胎率反映了其繁殖效率的高低,直接关联着牛群规模的增长、养殖成本的控制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为此,本文深入剖析了影响母牛受胎率的关键因素,并结合规模化牛场与散养农户案例提出针对性改善策略。母牛受胎率受母牛自身遗传、健康、年龄,精液质量,饲养管理水平,繁殖管理和配种季节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过综合改善饲养管理和配种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对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8期 v.24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马志鹏;汉吉业;雒自全;王龙;何永祯;李菁华;

    为增强新生犊牛对外界的抵抗力,提高新生犊牛成活率和生长性能,提升养殖经济效益。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多年养殖实践经验,探讨了新生犊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通过结合新生犊牛的生理特点,加强新生犊牛、哺乳期、断奶期和育肥期的饲养管理策略,同时加强营养调控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新生犊牛的健康发育程度,并显著提高新生犊牛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为养牛生产的高效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08期 v.2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 犊牛高效育肥的关键养殖技术要点

    唐顺虎;

    高效育肥养殖技术是保证犊牛生产效益和提高牛肉品质的关键环节。为此,本文阐述了犊牛育肥期间的饲养管理要求,包括科学饲喂、日常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犊牛高效育肥工作,以期提高犊牛的生长速度、牛肉品质和经济效益。

    2025年08期 v.2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 舍饲条件下肉羊规模化养殖中实用饲养与管理技术

    秦甜甜;

    为了促进舍饲条件下肉羊的生产数量和质量,满足消费市场对羊肉日益增长的需求,保证规模化养殖条件下肉羊的健康,本文从日常管理技术、饲喂技术、繁殖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舍饲条件下肉羊规模化养殖的实用饲养与管理技术,以期在保证肉羊健康生长的情况下,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羊肉,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025年08期 v.2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疾病防控

  • 1例CSFV、PCV2和PRRSV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王翠;

    [目的]为确诊广西柳州某商品代育肥猪的发病原因并控制疫情。[方法]通过现场调研、观察临床症状和解剖,采集病死猪的脾、肺、肾、淋巴组织、粪便和环境棉拭子进行实验室荧光RT-PCR/PCR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通过现场调研、临床症状观察及剖解初步判断该商品代育肥猪场感染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实验室荧光RT-PCR/PCR检测该商品代育肥猪感染了PRRSV、PCV2型和猪瘟病毒(CSFV)。发病的主要原因为不规范引种、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猪只死亡率降低至0%,腹泻、喘气、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缓解,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猪病防控需加强引种把关、定期监测、疫苗防控及生物安全管理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2025年08期 v.24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 干旱区规模化肉羊场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以甘肃省瓜州县肉羊布病防控实践为例

    李成明;周超;段红伟;张登辉;

    [目的]评估甘肃省瓜州县肉羊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效果,为干旱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技术范式。[方法]以甘肃省瓜州县13个农业乡镇的规模化肉羊养殖场及关联散养户为研究对象,改良疫苗免疫程序、草场科学轮牧制度,集成“免疫净化-智能监测-生态防控”技术体系,覆盖种羊健康认证、调运监管、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结果]技术体系应用后,肉羊布病个体阳性率从2.31%降至0.48%,群体净化率达98.6%;跨省调入检疫率提升至98.6%,人间病例年发生率从17例降至2例;草场植被盖度提高28%,无害化处理率从83%升至98%;累计产生综合效益5 826万元,投入产出比达1:4.3。[结论]“免疫-追溯-生态”三位一体防控体系显著降低布病传播风险,实现畜间净化目标,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2025年08期 v.24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1株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杨于;刘占;左麒;徐巧霞;李涛;孙小美;康超;金梅林;

    [目的]为确定2024年11月末湖北省随州市某蛋鸡养殖场蛋鸡死亡的病因,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集病死蛋鸡的心脏、肝脏等病变组织样品,通过细菌分离培养、涂片镜检及生化鉴定进行菌落生长特性、形态的观察,通过PCR技术及动物试验检测16S rRNA扩增及攻毒动物生存情况进行测序分析和毒力鉴定,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判定标准筛选特效治疗药物,指导临床用药方案。[结果]病死蛋鸡出现明显的包心包肝病理特征,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均确定该试验分离菌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确诊该病例为大肠杆菌感染,且对氟苯尼考、氯霉素等10种抗生素完全耐药,但对多黏菌素B、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等高度敏感。[结论]分离菌株呈现多重耐药性,药敏试验结果可作为该养殖场的临床治疗用药参考。

    2025年08期 v.24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 猪咬尾症的病因及治疗措施

    杨宗辉;

    猪咬尾症是猪群中个体互相啃咬尾巴的应激反应综合征,在国内外大型养猪场都普遍存在。该病不仅造成猪的外表受伤、生长速度变慢,还可能因为感染导致败血症,从而给养猪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猪舍环境较差、猪皮肤发生疾病以及猪群未及时分群等均能够引起猪咬尾症的发生。猪咬尾后会对猪健康以及生长造成极大的危害,在发现猪咬尾后要及时进行治疗或者干预,防止咬尾症对猪的进一步伤害。本文深入探讨了猪只咬尾现象的致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防控策略,旨在为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进而减轻猪只咬尾现象对养猪产业的不良影响。

    2025年08期 v.2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 规模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防控技术

    伍敏;吕新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作为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其高传染性、持续性感染和经济损失特性对规模猪场构成重大威胁。本研究以鄂州祥腾牧业有限公司为例,深入探讨了规模猪场PRRS防控技术,通过分析该猪场的PRRS防控策略、实施路径及成效,总结了规模化猪场PRRS防控的关键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指出了当前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研究发现,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科学的监测体系、规范的饲养管理和持续的净化方案是有效防控PRRS的核心要素。通过实施科学规划、精准施策,鄂州祥腾牧业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从“防控”到“净化”的跨越,为规模化猪场PRRS防控提供宝贵经验。

    2025年08期 v.24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韩海梅;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生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情异常、屡配不孕、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或弱仔等,极大地降低了母猪的使用年限与产活(健)仔数,严重影响了养猪场的经济效益。该病的诱因多样复杂,与遗传、营养、环境及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营养调控、环境优化、生物安全管理、免疫接种等措施来预防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发病时,积极采取药物治疗,以提升母猪的繁殖力,进而保障生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5年08期 v.2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控

    涂振超;张玉梅;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引起的牛只传染性疾病,对养牛业构成严重威胁。该病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结节、发热、消瘦等,需与牛荨麻疹、丘疹性口炎等类似疾病进行区分。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牛群的日常护理、做好免疫接种、强化生物安全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对于患病牛只,可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对患处进行清洗、消毒、抗菌处理,也可以使用中草药制剂进行全身性治疗,促进患牛的快速恢复,以降低该病带来的危害。

    2025年08期 v.24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 牛创伤性网胃炎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

    杜友;

    牛创伤性网胃炎是牛养殖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因牛误食铁丝、铁钉、碎玻璃等尖锐异物,致使异物刺穿网胃壁引发炎症。本文阐述了牛创伤性网胃炎的病因及临床症状表现,探讨了多种临床诊断方法,介绍了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等治疗手段,并从饲养管理、饲料加工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旨在为牛创伤性网胃炎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2025年08期 v.24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 羊胃肠炎的发病原因及诊治方法

    丰兰竹;

    羊胃肠炎在羊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其症状主要包括腹泻、腹痛、脱水,严重者可出现酸中毒甚至死亡,对养殖业的危害较大。本文以羊肠胃炎的发生原因为切入点,简要描述该病的致病机制、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对诊断、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助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养殖户经济收益。

    2025年08期 v.24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 中西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周霞;郑继军;

    羊急性胃肠炎是由饲养不当、病原感染等引发的羊消化道急性炎症,以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为特征,易导致病羊消瘦、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给肉羊养殖业造成显著经济损失。传统疗法多依赖抗生素或化学药物,虽起效较快,但易引发耐药性、肠道菌群失衡等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融合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对症治疗,既能快速缓解症状、控制感染,又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修复肠道功能降低复发率,体现了“标本兼治”的优势。本文综述探讨了该疗法的应用现状,为优化羊急性胃肠炎防治方案、推动绿色安全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8期 v.24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 羊运输应激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卢继华;

    羊运输应激综合征是当前养殖业较为常见的应激性疾病,造成羊只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严重的还会出现应激性死亡,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的诱发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运输环境和管理不当。预防运输应激综合征主要通过加强运输前、运输中的管理,以及运输结束后对羊只的护理工作,同时还可使用维生素、微生态制剂以及中草药制剂饲喂羊只,以预防羊只应激反应的发生,促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025年08期 v.24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 羊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方法

    阿都雄泽;

    羊肝片吸虫病是养羊业中常见的一种由肝片吸虫导致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患病羊全身被毛杂乱、贫血消瘦、可视黏膜苍白、水肿、肠炎、腹泻,甚至出现慢性肝炎、胆囊炎等症状,不仅阻碍羊只正常的生长发育,未经及时治疗将导致羊衰竭而亡,威胁养殖者的效益,而且若人接触了被感染的羊只,也会威胁人类健康。目前,通过定期驱虫、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保证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2025年08期 v.24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 1例羔羊玉米精料过量采食致瘤胃臌气的诊治

    范本福;

    本文记录了1例羔羊因过量采食玉米精料而引发瘤胃臌气的病例。通过全面的临床症状观察、深入的病因剖析,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涵盖瘤胃穿刺放气、药物治疗以及后续的护理与饲养管理优化,经过精心治疗和悉心照料,羔羊最终痊愈。该病例为肉羊养殖过程中瘤胃臌气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提升养殖户疾病防控意识和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2025年08期 v.24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 鸡钙磷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陈飞鸿;

    鸡钙磷缺乏症是因家禽体内钙磷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所引起的营养代谢性疾病。雏鸡表现为骨软症,而产蛋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急剧下降,且鸡蛋品质变差,对我国家禽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从鸡钙磷缺乏症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防控措施,对于患鸡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降低鸡钙磷缺乏症的发病率,为养鸡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指导。

    2025年08期 v.24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 1例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

    李明俊;王敏;张火轩;

    针对前来就诊的发生呕吐、腹泻的犬进行有效诊治,采用临床检查、血常规检查、传染病试纸检测、犬细小病毒PCR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并结合诊断结果进行综合性治疗。该患犬诊断为犬细小病毒感染。通过抗病毒、抗菌、对症治疗、营养支持进行系统治疗,患犬7 d后康复出院。犬细小病毒病因其高致死率,对养犬业危害很大,预防本病发生的最好方法是疫苗免疫,养殖者及宠主应加强疫苗免疫和饲养场所的清洁消毒,降低犬的感染率,减少经济损失,为类似病例的研究和诊治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24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 2024年江苏省家畜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与成效

    邱冬;刘云;吴坤;任雪枫;毕昊容;

    2024年,江苏省全面落实国家关于血吸虫病防控的各项政策,秉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重点控制牛羊家畜作为血吸虫病的传染源。通过实施疫情监测、家畜检查与治疗、预防性药物投放、家畜圈养以及禁牧管理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全省农业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江苏省已连续18年未发现血吸虫病阳性家畜,新增南京市栖霞区、镇江市丹徒区、扬中市等3个县(市、区)通过血吸虫病消除评估。全省65个血防流行县(市、区)均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其中63个县(市、区)已达到消除标准。

    2025年08期 v.24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 布鲁氏菌实验室感染防控策略

    杨虹;应志豪;

    布鲁氏菌病人兽共患,流行病学特征复杂,致病菌属于布鲁氏菌属,对公共卫生威胁显著。人感染后症状不特异,常与感冒或风湿等混淆。布病感染与特定职业相关,实验室人员是高危群体之一。国内外实验室感染布鲁氏菌案例较为常见,布鲁氏菌严重威胁科研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人员、防护设备及设施、实验样本及实验环境都是可能造成布鲁氏菌实验室感染的重要风险因子,本文详细分析了布鲁氏菌实验室感染的风险因子,同时针对风险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措施,旨在为防控布鲁氏菌实验室感染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24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生态环保

  • 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华兆才;

    本文聚焦丘陵山区畜禽粪肥还田利用问题,梳理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相关成果后,以上杭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粪肥还田利用现状。结合丘陵山区地理环境等特殊性,剖析了制约该区域粪肥还田的关键因素:协调支持体系不完善、种养供需联结不紧密、处理利用技术不成熟、服务组织能力较薄弱,进而提出针对性优化路径:健全协同一体推进机制、促进种养循环通道畅通、加强技术标准制定推广、着力补齐社会服务短板等,以期为福建省上杭县及同类丘陵山区破解粪肥还田难题、推动畜禽养殖与农业绿色协同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08期 v.24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 贵州省桐梓县畜禽粪污处理与还田利用现状及对策

    胡贵平;刘勇;何大锦;

    随着桐梓县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粪污产量持续增加,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目前,桐梓县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与监管措施,并建有一定规模的粪污处理设施,粪污还田利用主要以种养结合为主。但当前桐梓县畜禽粪污处理与还田利用仍然存在:处理设施不完善与老化、专业技术水平有限、资源化利用观念落后、土地资源与承载能力矛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完善设施建设与维护、提升技术水平与创新、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观念、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与管理,以优化区域种养循环模式、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08期 v.24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管理前沿

  • 山区云养殖服务平台的构建——以湖北省恩施市老寨村为例

    宋津惠;张海涛;张曦;

    恩施市老寨村是湖北省重点扶贫项目试验点之一,也是国家扶贫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乡村振兴计划,湖北省出台多项政策,力图通过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带动扶贫。基于此,本文开发了恩施老寨村养殖类服务平台,旨在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养殖过程全透明化,保证产品品质。通过对当前土鸡市场进行调研,结合乡村振兴背景和现代社会技术,创建养殖类服务平台,设计符合用户期望的功能板块,在给消费者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土鸡产品的同时,也为老寨村农户提供就业机会。

    2025年08期 v.24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 山东部分地市饲料标签监管执法常见问题与管理建议

    许西奎;陈志强;李冰;朱绍伟;夏尚远;王艳;曹继东;李有志;

    为全面强化饲料标签监管执法工作,本文系统梳理了饲料标签常见问题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比了标签规范要求与问题实例;归纳总结了饲料标签缺项、产品名称不规范、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不准确、原料组成不规范、功能声称夸大、使用说明表述不清等问题;深入探讨了违法行为的处罚和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法规体系、加强培训宣传、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强化监管工作闭环等管理建议,以期为饲料标签的规范管理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24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 云南省普洱市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站点规范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张婷;马娜;张海楠;何德银;黄宇思;张开佳;

    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站点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是加强动物检疫的根本保障,在筑牢动物疫病防控屏障、确保畜牧业稳定生产和防范化解公共卫生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笔者通过实地调研,深入分析了普洱市动物卫生监督站点规范化建设现状;指出了存在问题:硬件资源不足,规范化建设程度低,队伍建设滞后;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的有效对策:强化资金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部门联合协作,加快信息化建设。以期为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水平,有效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24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 贵州省江口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现状分析与建议

    冯将;

    村级动物防疫员作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关键支撑,是筑牢基层防疫屏障、弥补养殖户技术短板、推动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本文通过对江口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诸如工资福利待遇低、人员队伍老龄化、劳动强度不均衡、防疫工作风险大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提高福利待遇、保障队伍稳定,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构建激励机制、破解招留难题,深化防疫改革、提升防控效能等建议,以期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24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肉羊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蔡中华;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肉类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羊肉正以营养丰富、品质优良而成为理想的健康食品。为了推进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肉羊产业的发展,笔者调查了清城区肉羊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品种选育工作滞后、羊群结构不合理、饲料搭配不科学、防疫措施不到位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引入先进经验做法、培育地方优良品种、推行饲料精准配方、应用疾病防治新技术、强化金融保险支持等对策和建议。

    2025年08期 v.24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教学研究

  •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研究——以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为例

    刘晓燕;时誉玮;王亚盛;王玲玲;

    [目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方法]以高校专业课程思政系统设计为着眼点,从主线的分析及体系架构、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方法等方面入手,着重研究各部分内容的内涵、原理并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法,并以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为例,结合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改革成效。[结果]水生动物医学专业2021级、2022级及2023级第三学期必修课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均高于预期,表明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结论]所构建的专业课程思政系统设计理论、方法已在学校推广应用中得到验证、修正和完善,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5年08期 v.24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 职业本科教育背景下《禽生产技术》“岗课赛证”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陈秋萍;肖鹏;黄安;陈孟娇;谢燕妮;周贞兵;奚玉莲;

    [目的]为探索职业本科教育背景下有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路径。[方法]聚焦岗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并贯通赛教融合与证课融通,构建《禽生产技术》课程的“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结果]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超过87%的学生在学习目标性、主动性、操作精准度等方面有所提升;依托课程参赛,近2年获省部级奖5项;家禽类职业资格通过率超95%;毕业生就业企业满意度达99%,实践创新能力获得高度认可。[结论]该模式显著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课程改革实践,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025年08期 v.24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行业发布